搜索:
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新闻中心
企业动态
公告公示
政策法规
专题报道
专题报道 首页 > 新闻中心       << 返回列表
镇域公交的“空跑”现象及对策
发布日期:2014/7/30 浏览人数:7086
镇域公交相对于城市公交的路况、班线、人流量、服务质量均不可同日而语,镇域公交,顾名思义就是指只在镇域范围内行驶的公交线路,即由原先的“镇通村”的公交线路延伸扩展至城镇村互通的格局之中,以满足边远偏僻乡村村民的出行,体现公交民主公益的性质。
但不可否认,乡镇公交线路由于受路况、客源等先天条件和客观因素的制约,低谷时段的“空跑”现象较为严重,早上6点至7点钟,他们有的提篮挎袋,有的手牵小孩守候在公交站台旁了,都希望能尽快乘车到城镇上办事及送小孩上学,这时候乘客数量就比较密集,而一旦早高峰过后,车厢内的乘客数量便门可罗雀,公交车的“空跑”现象时有发生,有时甚至出现司乘人员“对山歌”的局面,一热一冷,真可谓“饥时饿死、饱时噎塞”。
公交车作为一项为民服务的公益项目,尽管每年政府会有一定的财政补贴,但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,毕竟也要讲经济效益、讲节能减耗,公交的整体运营成本正在不断地增加,每年为聘用客车驾驶员、售票员随之支出的工资和经费也在不断地上升;再从全社会的发展角度来看,随着社会经济的提高,老百姓拥有私家车的现象正在不断地普及,出行的途径和方式也随之变得多样起来,老百姓坐公交车出行已从原先的有得坐,正朝着坐得更舒适、坐得更环保、坐得更惬意的目标迈进。所以,算好这笔公交“空跑”的经济账,对于我们的规划者、管理者,对于市场的经营者、参与者来说,都是一个亟需正视和思考的问题。
对于镇域公交的“空跑”现象,经过深入走访和调研后,归纳提炼出以下几点粗浅的建议和意见:
一、需客观掌握农村乘客坐车心理规律,优化调整部分镇域公交发车时间间隔。
据了解,目前镇域发车间隔时间一般为15~30分钟,这样势必造成冷热不均、重点不分,发车时间和间隔频率上的“一刀切”。建议运营班车的间隔时间进行优化和调整,譬如早晚高峰从每班间隔时间的15~30分钟缩短至10~15分钟,在节假日的时候适当增加班次数量,以满足村民的出行需要,而不是一味地掐时钟就发车,跑马溜溜的车上,竟是一排空溜溜的座位。
二、摸排比较出冷热门公交线路,对部分存在重叠复合的线路可作微调。
镇域的交通特点是潮汐式,是乡村与集镇联系较为紧密的快速通道,为此,我们必需早计划、早部署、早落实,摸排出冷热门公交线路,对部分存在重叠复合的线路进行微调,对未来的集镇主次干路及发展规划留足、优化线路空间。
三、需在规范提高公交车司乘人员的服务质量上下工夫,在“软实力”上提升镇域公交的新形象。
现在的镇域公交车辆的安全技术比较好,,极大部分的司乘人员驾驶资质高、服务态度好,乘坐这样的公交车出行,真正让人体会到了安全、方便、放心。但由于镇域公交的司乘人员来自农村、接近农村,更是民间俚语风俗的“易感人群”,因此口无禁忌、随口攀谈的现象较为普遍,譬如驾驶员开车会经常与熟识的乡亲进行交谈,不按规定在站点外随意上下客,还会与乘客因分歧而产生吵架纠纷事件。因此,必需在司乘人员的服务质量上下工夫,为村镇出行尤其是老弱病残等乘客提供行车照顾,以细心周到的服务质量赢得乘客的好评。
镇域公交作为经济发展的新生事物,是一个改革之策,一条便民之路,一项民生之举。继续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,改善群众出行条件,合力打造民生交通,提升城乡公交新形象,努力提高公交服务质量,需要各级政府、各级部门的持续关注和细心呵护,当然,镇域公交自身也应尽快地加以创新发展和逐步完善,这样才能好事办好!  

(曹杰 )  

版权所有:上海松江公共交通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30411号 您是本站第 6053191 位访问者
地址:松江区茸惠路558号 邮编:201613 服务电话:021-57821111 邮箱:sjgjts@163.com
沪ICP备14030411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