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:
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新闻中心
企业动态
公告公示
政策法规
专题报道
专题报道 首页 > 新闻中心       << 返回列表
线网优化与居民诉求的取舍
发布日期:2014/7/30 浏览人数:6894
4月的上海,春回大地,万物复苏,正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。而位于松江区茸惠路的松江公交公司总部。这一段时间也显得格外热闹。职能部室来了一拨又一拨银发苍苍的老人们,透过接待室的门缝,依稀可以看见她们神情激动地诉说着什么,这一切,就源于松江11路线网调的公示。
松江11路,一条松江资深线路。
追溯松江公交的发展历程,2007年前的松江公交受当时道路条件,城市发展规模等制约,只有12条城区线路,当时松江11路的设计定位是旅游观光线路。自松江城东汽车站出发到位于辰花公路的青青旅游世界。途径方塔园,醉白池等著名旅游景点,跨越松江新、老城区。随着松江新城建设脚步的加快,20079月,松江公交购入了200辆新车,陆续开辟了将近20多条线路。而松江11路为了照顾洞泾镇居民到松江新老城区出行的需求,在洞泾镇镇府的大力协调下,线路延伸至洞泾中心村。松江11路全线配车12辆、由24档司乘人员组成,线路长度为22公里。沿线包括岳阳街道、中山街道、洞泾镇在内的三大街道二十多个居委会。
城市的发展,线网矛盾初显端倪。
时间指针转向2013年,轨道交通9号线南延伸到松江南站后,对松江公交经营带了明显冲击,各线路营收普遍出现下降,公司开始计划城区线路围绕轨道交通9号线设计优化,对部分线网进行优化调整,结合将新辟线路的线路长度控制在不超过10公里范围内,以线路短,周转快,来显现城市公交便捷性。而松江11路目前达到22公里的线路长度,全程将近120分钟的运营时间,对于公司线网规划来说,显得过于臃肿。
20142月,由松江公交公司二车队对松江11路线网走向及客流情况进行调研,根据对松江11走向及客流数据分析发现,自城东汽车站发车后,普照路松汇路段存在与松江2路、松江4路、松江17路、松江33路等线路区段复线情况。由于上述区段公交线网配置丰富,高峰时刻也可以及时运送可能出现的高断面客流,如果调整松江11路走向,对乘客出行影响不大。在对松江11路司乘人员的询问调查后得知,普照路、松汇路段乘客相对较少,乘坐的大多也是短距离乘客。因此,车队向公司提出了线路走向调整设想。当月,公交公司计划对松江11路进行局部线路走向调整,规划从城东汽车站发出后、由松汇路、方塔路、中山中路到人民路,线路长度由22.3公里缩短到20.5公里,上报区交通局例为2014年松江区第一批线网延、辟、调计划中。
调整公示,沿线居民的反对声。
2014328日,在松江区交通运输管理局网站的政务信息公示板块公示了《2014年第一批公交线路新辟调整计划征询稿》、330日,松江主流网络媒体“茸城论坛”百事通板块、43日,松江报第11版进行了公示转登。
当松江11路线路调整计划公示的一个星期后,计划改道区段内六所居委会代表同时来到了松江公交公司,纷纷表达了如果松江11路改道后会带来的出行不便,希望取消调整计划的想法,这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。代表们的理由就是这六所小区中,中老年居民、特别是退休人员较多,松江11路途经多所学校及第一人民医院,日常接送孙辈上下课,去医院看病配药,如果乘坐松江11路只要一辆车就可以直达,而一旦走向调整,就要通过二次换乘才能到达,希望公交公司能照顾到这部分人群的出行需求。
对于这一次六所居委会代表联名来访,公交公司召开了松江11路线网调整计划后续专项会议,讨论如何解决线网调整寻盾的对策,会议上开展了激烈的讨论。
支持调整一方是根据城市建设变化,及时调整优化线网的必要性,有一部分人认为,从政策上来说在目前上海公交号码线路2元制单一票价的基础上,松江公交以承诺自愿让利的形式,将票价定为1元,如果进行优惠换乘,可以按0元进行二次换乘,居民出行成本微乎其微,而市政府推行换乘优惠的目的,也是要鼓励市民绿色出行,以合理的公交线网为出发点,通过换乘的形式到达出行目的地。从客流数据而言,因为松江11路调整区段复线路较多,实际乘11路到达目的地的乘客并没有那么多,而这次前来的六所居委会中,其中2家的线路走向就是从南面或东面的门口转到北面的小区门口,其他几个小区的确要乘坐松江11路的话,从原来站点到调整后最近站点步行时间也不超过10分钟左右,出行影响并不大。
反对的一方论述点是着重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出发,公交企业属于服务行业,带有部分公益性质,企业以提供、安全、快速、便捷的出行为服务宗旨,既然在线网调整公示后有沿线居民提出出行带来不便的意见,就应当充分考虑到这部分群体的切实需求,而这部分提出出行不便需求的乘客年纪普遍较大,腿脚不便,身体也不好,企业有责任照顾到这部分群体。
线网调整带来的思考
经过公交公司多次会议讨论,决定暂缓松江11路线路调整计划。
松江11路线网调整虽然告一段落,但还是留给我们许多思考,在线网调整过程中,肯定会带来线网规划与居民出行需求之间的矛盾,线网规划以合理为目的,居民以家门口线路越多越好。今后再遇到这类问题,又该如何处理?合理的线网布局与满足居民出行便捷性怎么协调?
我认为首先,合理的线网规划要在建立在顶层设计的基础上,公交线网的设定之初与城建规划部门进行有效沟通,充分了解未来城市构建计划,在此前提下进行远景线网新辟规划,计划开多少条线路,怎么走向,是现有线路绕行补充路网空缺还是新辟线路,都要明确;其次,城市发展速度日新月异,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计划赶不上变化的事实,优化既有线路的问题上,尽量采取区段范围内多条线路联动调整的模式进行优化,多条线路资源进行互补调整,在优化的前提下,使得有线路出去,有线路进来,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被调整公交线路区域居民产生的线路缺失感,在线网调整公示时也相对容易被公众接受;第三,对于运营公里较长的线路,在考量百公里营业收入指标的基础上,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分段经营,若分开的半段复线情况较多的话,可以采用其他线路增加运能的方式,减少营运车辆的投入,同时可以起到降本节支的作用。
 
(马海峰)
版权所有:上海松江公共交通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30411号 您是本站第 6053193 位访问者
地址:松江区茸惠路558号 邮编:201613 服务电话:021-57821111 邮箱:sjgjts@163.com
沪ICP备14030411号-1